【東方】夏季八啖(中)

*无剧情向,纯写美食

 

/////

 

3.生脍

生脍做法虽简单,但选材有两大要点:一是要用活水之物,即岸上的不行,死水中的也不行;二是讲究一个“生”字,生的才鲜美,生的才能保证其原味。

幻想乡中没有死水,每一个湖泊每一条河流都是连在一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捕鱼地点就是雾之湖了。夏季气温骤然升高,大多数鱼都选择游进深水区或水草荫处。因此,选择一处水草茂盛的地方就可以静待鱼儿上钩了。

游荡在雾之湖旁的冰之妖精也经常被抓来处理刚钓上来还活蹦乱跳着的鱼。急速冷冻后,鱼身上的细菌和寄生虫存活率几乎为零。不过这是人类常用的方法,妖怪和神明是不怕这些的。

刮鱼鳞,剖腹除脏,去头去尾。常规工序完成后,只留下鲜滑白嫩的鱼肉。片鱼脍要做到手快刀快。片好的鱼脍薄如蝉翼,最好能做到透过鱼片隐约看到对面的景致的程度。在这方面,十六夜咲夜的刀法是公认的第一。一条完整的鳟鱼,最终能被她片出一千零七片生鱼脍。

制作鱼脍的材料易得,过程也简易,不过蘸料却极其讲究。锅烧热后倒油,然后放入茴香、姜片、大葱、八角、花椒以及桂皮。大虾洗净,取头,留好头内的虾膏。等油锅炒出香味后,下虾头,不过半刻虾味就能出来,混在油香里十足鲜美。等虾膏流出,虾壳也干瘪之后,关火晾凉,沥出炼好的虾油装碟。

取蘸料碟,倒薄口酱油、香醋、淡酒,葱姜蒜及芫荽切成末,和芥末一齐放入。撒肉桂粉和几粒芝麻,最后再淋上虾油,清香扑鼻。夹起一片鱼脍,从蘸料上一掠便放入嘴里,香软爽滑,肉质细嫩得仿佛要在舌尖化开。更豪气一点的吃法是十几片十几片地将鱼脍夹起来,卷上蘸料一把塞到嘴里,细嚼慢咽,口感层次极丰富,鲜得让人说不出话。

若有幸钓到临近产卵期的鱼,将剥出的鱼籽作为食用鱼脍时的配菜,也能增味不少。

相比起只用刀切的鱼脍,酒灼开阳就更加简单了。

开阳耐高温,成群的开阳活跃在间歇泉里。在高温环境下生存的开阳无菌,且本身就带着温度,只需备上一壶烈酒,将捕捞上来的开阳放入壶中,一刻钟后壶里的开阳就“醉”了。将带着酒香的开阳摘头去尾放进嘴里,鲜嫩可口,无比爽脆。酒灼开阳可谓是“现捞现灼现吃”。

仲夏时节,间歇泉就像一口大锅,幻想乡的住民们提着酒壶围在四周,边聊天边吃着酒灼开阳,好不热闹。博丽灵梦和东风谷早苗曾在间歇泉旁的一处小型地热温泉里进行过一场赌上各自神社尊严的吃开阳比赛,然而最终两人也没分出个结果——比赛还没结束,那处温泉里的开阳就被搜刮完啦!

最近不知从哪儿刮起的一阵风,听说吃了用人鱼肉做的生脍能长生不老,于是有人打起了若鹭姬的主意,想尝尝人鱼脍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导致若鹭姬白天不敢轻易露面。不过也有人反映,最近在雾之湖旁看见狼女的次数变多了,不知是否和传言有所联系。

  

4.椰尖

椰尖长于迷途竹林。夏季初雨一过,椰尖就开始从土里冒出头来。椰尖口感像笋,但吃起来味道又像菌菇。笋和菌都是极鲜的,椰尖可谓是鲜上加鲜。所谓“雨后一椰尖,其味值万钱”,此话不假。

夏日雨后,常常能在迷途竹林遇到挎着竹篮来采椰尖的慧音和妹红。新鲜的椰尖去蒂洗净,放入热水中焯一焯即取出。五花肉选白多余红的,切成厚片,抹一把胡椒面略腌,油热后立即推入锅中翻炒,炒香后转小火,浇料酒除腥。另用汤锅烧水,放入洋葱和黄豆芽,待水翻滚后再将椰尖和炒好的五花肉放进去,用姜片和葱片提味。出锅时撒上葱花和白胡椒盐,端上桌鲜香四溢。

若是白肉味淡,打一个鸡蛋倒进锅中搅成蛋花,黄白絮在汤中翻滚,平添一色,也更增一味。

这是妹红最喜欢的一道菜,慧音每次去竹林深处找她时必会带上刚煲好的白肉椰尖汤。白色汤底和青色椰尖相映成趣,汤面飘着亮黄油花,色泽分明,让人胃口大好。煮过的椰尖是绵软的,越嚼越鲜,直叫人满口生津。白肉酥润,夹一块放嘴里一抿就烂,不腻,是咸香鲜美的。

口味较重者也可选择做红汤。只需把炒白肉的原油换成红油,再加几根干红辣椒,油汪汪的一锅白肉椰尖红汤就出来了。

而另一边的永远亭里常做的是油焖椰尖。

做好油焖椰尖的诀窍是用茶籽油。经油茶树果实榨取出来的茶籽油呈金黄色,澄澈透亮,气味香醇,用此油焖出来的椰尖才够鲜。

锅烧热,倒入茶油时把姜片、葱段和蒜瓣一同放进去,煸出香味后再倒入碎肉末,加料酒、八角、破壳胡椒和花椒,翻炒至焦黄色。椰尖洗净后沥水入锅,添一小碟老抽、陈醋和香油,翻动几下转中火焖煮。大白菜叶煮软沥干,待椰尖焖满一刻钟后放进去,铺平,使酱汁附上整片菜叶。起锅时用白糖作味引,淋上些许蒜泥水,再加一把药芹末和葱花,恨不得立刻下筷。

永琳经常在夏天还下着雨的傍晚陪辉夜吃一锅油焖椰尖。椰尖吸油,清香的茶油和浓郁厚重的汤汁悉数钻到椰尖里,咬下去“噗哧”一声,汁液四溅,浓香溢满口齿。又稠又香的酱汁还在咕嘟咕嘟地冒泡,浸在汁液里的白菜也喝得饱饱的,夹进碗里大米瞬间被染成酱色,油润可人。携着米饭和肉末裹起来放到嘴里,极鲜,能从嘴一直暖到胃里。

一碗白米饭,配上还冒着热气的油焖椰尖,尽管不时有夹着细雨的凉风斜斜地吹过来,也丝毫不减口腹之欲得到满足后的愉快。

 

5.苦薯

幻想乡的薯类各异,除了常见的红薯、木薯、马铃薯以外,还有一种夏季特有的薯,名为苦薯。由于其产自妖怪山脚下,常见于秋氏姐妹所经之路,因此也被戏称为不人气薯。实际上苦薯的人气很高,可被列为幻想乡消暑良品前三位。

苦薯的苦在于其汁液。未成熟的苦薯的汁液极其苦涩,堪比胆汁。夏日宴会上,生苦薯汁也是必不可少的游戏惩罚道具。苦能醒神,更能入药,听说因尔子田里乃的舞蹈失神后,或被其茗荷攻击后,一杯苦薯汁就能缓解。

成熟后的苦薯既甜又脆,可生吃,也可做熟食。一般成熟于芒种前后。想吃到上好的苦薯得抓紧。未成熟的苦薯虽脆嫩,但苦涩的程度一般人无法接受。而成熟后的苦薯易老,口感绵且糠。只有芒种那一周的苦薯味道最好,水分多,甜味足,咬起来脆生生。

拌苦薯丝是极好的下酒菜。苦薯洗净,削皮去根须,斜切成薄片后再切成细丝。绝佳的苦薯丝对刀工的要求很高,苦薯薄片须半透明,苦薯丝要细能穿针,这种状态下加入三合油(即老抽、陈醋、香油),用筷子稍加一拌,苦薯丝就能充分入味。末了撒一点蒜末和青葱,再加点山核桃碎,咸香酸甜,爽脆可口,汁水充沛,极其开胃。待一小碟拌苦薯丝见底,不知不觉间一壶酒也就下肚了。

对刀工没那么多要求的烧苦薯条是幻想乡更常见的夏季菜品。

将苦薯切成条状后略加糖腌制几分钟,黄豆芽吊汤,待用。另起锅,倒油适量,油热后熬糖至深棕色,再依次倒入生抽、香醋和料酒。汤汁微起泡时倒入半碗豆芽汤,然后就可以下苦薯条了。烧苦薯条时应少翻炒,汁液盖住苦薯即可,此时加入葱结、蒜瓣及姜末。小火煮十五分钟左右后大火收汁,趁热端上桌,香气能勾起在座每一个人的食欲。其色泽红润,却非深红而是浅红。浓汁易盖过苦薯本味,所以汤汁不宜味浓汁厚。红而发亮的烧苦薯条是最适口的,咸汁提鲜再加上甜味清爽,食用者无不多添一碗米饭。

制作腌苦薯时也多用苦薯条。

由于苦薯的最佳食用期短,东风谷早苗便想出了用腌制的方法来保存。

坛子洗净,取井水半小坛,放入灯笼椒、生姜、大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香料,并倒入一大包盐。粗盐细盐皆可。以大白菜垫底,将苦薯一一填进坛肚中,压紧压实,以塑料膜封口,最后盖上盖子。千万不能让坛沿处发干,应经常注意添水。腌制时间最少得半个月,苦薯的甜汁才会出来,各种香料的味道也才会渗进去。

制成的腌苦薯条耐吃,咬进嘴里咔嚓嚓地响,咸甜交织,叫人津液直流。可下酒可下饭,就连走在路上,你也可以揣上一小包解馋。

此法人人称道,如今已普及到幻想乡各处,以至于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坛子,其中守矢神社拥有的数量当属第一。香霖堂偶尔也能接到制作腌坛的订单。

芒种时分,如果你能在妖怪山脚下看到背着背篓或者推着推车的身影,那多半是准备将苦薯腌制后大量储存的妖怪或人类。

 

评论 ( 2 )
热度 ( 9 )

© 废号 | Powered by LOFTER